
·活动名称:古壁江南·薪火万象——江苏艺术基金2025年度人才培养项目“传统壁画濒危技艺活态传承与创意应用人才培养”结业展开幕沙龙
·展览时间:2025年10月12日——10月28日
·开幕沙龙:2025年10月12日(星期日)下午2:00
·活动地点:常州市文化馆(大家艺术空间一号展厅)
·主办单位:江苏理工学院
·承办单位: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(传统壁画研究所)、常州市文化馆、常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
前言
江苏艺术基金2025年度人才培养项目“传统壁画濒危技艺活态传承与创意应用人才培养”,经过数月的周密筹备与扎实推进,今日迎来结业作品展,集中呈现学员们丰硕的学习成果。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学员学习成效的系统检验,更是传统壁画技艺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活力的生动体现。
中国传统壁画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哲学思想、审美理念与造物智慧,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然而,随着时代变迁,诸多精湛的壁画技艺正面临传承断层与技法流失的严峻挑战。本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,致力于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、技艺传承与创意启发,培养一批既掌握传统壁画核心技艺,又具备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在培训过程中,我们不仅邀请了多位长期致力于壁画研究、修复与创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倾囊相授,还特别引入了来自新媒体艺术、数字化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方向的师资力量,融合多学科视角,拓展学员的创作维度。学员们怀着对传统艺术的敬畏与对当代表达的探索精神,潜心钻研、精益求精——从对传统壁画的摹写研习,到地仗工艺、矿物颜料等核心技法的掌握;从对传统美学精神的深刻体悟,到将其融入现代绘画、公共艺术、文创设计乃至数字媒体创作的多元实践,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导师们的心血与学员们的汗水。
本次展出的结业作品形式多样、意蕴丰富。既有对传统壁画恢弘气象与精妙神韵的忠实再现,也有对古典语汇进行当代转译的大胆尝试,将其融入现代视觉表达与文化产品之中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员扎实的传统功底,更彰显了他们跨越时空的创造力与将传统“活化”于当下的实践能力。我们欣慰地看到,传统壁画技艺已不再是静默的历史遗存,而是转化为可感知、可理解、可互动、可延展的活态文化基因。
此次展览既是一个阶段的圆满收官,更是未来探索的新起点。希望全体学员以此为基,持续肩负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,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,让传统壁画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。
王岩松
2025年10月
部分学员作品

朱磬文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鲤鱼跃龙门》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徐建霞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蝙蝠寿桃图》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周利元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鹤寿图局部》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彭树巍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麒麟图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班哲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瓶花盆景图》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孙莉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瓶花盆景图》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陈晓月 原李家门台右壁二墙数字修复《武士战斗图》数字生成交互艺术设计稿

徐石竹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侍王府卷草缠枝回纹图案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徐晓晶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军营望楼台图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周晔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八仙赴会图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刘斌 《车马图》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韩轶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麒麟飞凤图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陆正虹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梧桐牡丹图》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何健 太平天国时期壁画《八仙赴会图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张文 长乐公主墓室壁画《云中车马图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石灰泥地壁画

段庆 《说法图》局部 临摹 /60×80cm/ 泥地壁画

魏全儒《父爱系列》创作 /20×9×3cm/ 砖画

朱磬文《壁下观》创作 /30×40cm/ 泥地壁画

徐晓晶 《灵栖梦境》创作 /60×90cm/ 泥地壁画

朱奕凝 《垒》创作 /70×90cm/ 壁画材料

孙莉《羔羊细语》创作 /20x40cm/ 壁画材料

高路瑄《步掷明王》局部 临摹 /67×160cm/ 泥地壁画